感謝各位對泛科學院的支持,由於本站程式的更新,近日內會移往新站。泛科學院 2.0+ 會繼續在新站為大家服務。原網站近日暫停課程購買,避免資料的遺失,原會員權益不受影響,可繼續在本站觀看課程。
民主政治往哪走?「審議民主」來帶路!
透過闖關帶你了解什麼是公民審議!
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出的「審議民主線上課程」,您可以透過 120 分鐘的課程內容,一次掌握「審議民主」過去與未來、執行與核心唷!
*本課程為免費線上課程,試閱即含有所有內容,歡迎觀賞喔* 看完課程不妨來小試身手! 線上學習評量:https://forms.gle/JxK3epfndpsLCMpCA
*本課程為免費線上課程,試閱即含有所有內容,歡迎觀賞喔*
看完課程不妨來小試身手! 線上學習評量:https://forms.gle/JxK3epfndpsLCMpCA
【青年打通關!審議來闖關】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製作,以創用CC 姓名標示-禁止改作 3.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。
2. 代議政治為何會失靈?
3. 人民如何表達對政府施政的不同意見。
4. 從贏者全拿的對抗式的民主走向協商式民主。
2. 介紹其他國際間的相關組織
2. 相對治本的補救措施:審議民主。
2. 主要推動方:政府、非政府組織、非營利組織
2. 各種審議民主類型及其精神:公民共識會議、參與式預算、世界咖啡館、願景工作坊、開放空間、學習圈、新型態的審議論壇等。
2. 介紹2017年文化部「全國文化會議」。
3. 多元的地方審議案例:2017年內湖紫星農園。
2. 歸納臺灣審議完成卻無法影響法案的數項可能性
2. 主辦單位的必要條件:對特定議題所有觀點「友善但保持等距」
3. 主辦單位的對應任務。
2. 主持人的必要條件:公正客觀
3. 主持人的對應任務:掌控會議進行(會議的前期準備、中期執行以及後期收攏)
2. 擔任公民的必要條件:參與審議民主所需的素質(開放的心胸、理性溝通、容納異見的雅量)
3. 公民於審議會議中的對應任務:對議題知情、充分參與討論、凝聚共識
2. 確定可運用的場景
3. 解決社會問題的流程分為:問題釐清的「研究階段」、解決問題的「對策設計/規劃階段」
2. 以施佳良博士的「新冠肺炎傳染病模型」為例。
(1) 界定議題性質與設定討論標的
(2) 設定討論群眾與參與程度
(3) 選定審議模式並依狀況做調整
(4) 結論產出與效果評估
2. 議題手冊撰寫的注意事項
2. 「KJ法/便利貼」
3. 「ORID法」
4. 「心智圖法」
5. 投票的運作方式(複數決、象限貼點等)